人生的意义?人类的意义?——致信斯塔夫里阿诺斯
塔夫里阿诺斯:
您好。今日终于读完了你的这本可以说是小说,也可以说是历史书的玩意。本来早就想写篇评论,可还是等到坐在621去还书的路上又翻看了一遍,我才将就的来写,说是将就,确实是将就。因为你的这本书是如此的大、如此的包罗万象,连你都无法对所有问题得到答案,何况一个现在的我?
越来越希望自己的英语可以好一点,前段时间特别羡慕一个豆友写的一篇日志说的:祝贺某某老师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年——***年,您曾经是我的经济学导师。我想我是没有机会再去聆听你的教诲了,不过也许正因为如此,你的思想才会更近一步更清晰的透露给我吧。因为我总觉得,只有经历过整理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展现一个人的想法吧,虽然在整理的过程中丧失很多很有灵感的东西,但是依然,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才是已经被大致修复的理论了。
最近总是有这么一句话展现在我的眼前:当一部类型小说写到了极致,就会超越类型小说的限制。我想这也可以推广到历史书籍吧。看你的这本历史书,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当一本历史书写到了极致,也就超越了历史书本身的意义了。“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乃至人类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如果我们不能从你的这本书中读到这些东西,哪怕是一点点的启示,对于你来说,这本书的编写都要算是失败了的吧?你在序里面说过“未来的几十年,掌握在你们这些读者手中”(只是大意不是原文,我已经把书还了,也许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会更加记忆深刻+写的真切吧,希望您不会怪我)。
看了你的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我们读书的意义。我更加不在意真正的历史的真相,而更加在意我们现在怎么去解读过去和如何对待未来。我想,我之所以喜欢看历史书也是因为这点吧,历史相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小说,一本既无限真实又无限虚幻的小说,真实在于它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发生过,虚幻在于它怎么发生、如何发生我们永远都无法得到准确和真实的答案,当我们代入的时候,总会发现,其实我们更加不关心的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发生、如果是我们我们该怎么去避免我们不希望的发生、催使我们希望的发生。这其实就是,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历史只是我们对于过去的经验总结,并想得到我们现在的指导。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您是否是完全客观的全球史观,虽然我知道在这点上我们还有不同的看法。我只是想跟您探讨下,您在书中呈现的几个观点,和我的几点迷惑。
1.从史前到现代,您的总结是,人类社会从一开始的平等到不平等再到现代的相对平等。是的,在最后的“历史对今日的启示”中,您说到了仍然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例如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国家内部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不平等之类。您说,未来在我们手中掌控。您对未来仍然充满了希望,觉得我们的科技革命(物质条件)和我们的文化变革(精神条件)仍有很大的可能带领我们走向一个乐观的未来。但是我在想,是不是真的如此?暂不论史前时代人类社会的平等,从人类有了阶级有了不平等以来,我们的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文化和民族觉醒越来越快。难道大家不觉得这是由于不平等带来的吗?我们的科技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不平等。(一家之言,欢迎拍砖)正是因为不平等,落后的妄图赶上甚至是超过领先的,所以大量的发明和创造被鼓励和尝试(例如富国和穷国,资本主义萌芽时候的英法荷兰超过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战的时候德国和奥匈帝国妄图超过英法、二战的时候美国超越欧洲、以及二战之后的德日的崛起以及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等等);而领先的,正是因为需要将更先进的产品扩大市场,才会妄图更新落后者的科技以及市场(例如英国对印度的纺织品的倾销才会导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还有各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榨以及后期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以及现在欧美的新消费主义的全球传播等等)。我在想,如果我们对未来抱有乐观的心态是因为我们握有手中的科技,那么是否更加证明我们的世界将会越来越不平等,人类社会将会越来越断裂?当我们的社会趋于平等,每个人都将丧失对于提高自己生活水平以及生产能力的积极性,因为大家都一样,这不正是那些史前时代部落人民的快乐源泉吗?没有私有财产没有比较;而只有当我们的社会不平等时,每一个阶级中的每一个人,都想让自己爬的更高些、生活的更舒适、和下一个阶级的人拉的更远些,这才创造了无限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难道科技不是这样才会加速运行的吗?别忘记了我们的父母乃至于我们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我们的祖祖辈辈怎么教导我们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什么会徒伤悲?难道不是因为比较吗?如果大家都平等,何来的伤悲?我们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为了做一个人上人!这是平等吗?人类社会该走向何方?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不平等才会带来科技的加速发展,但是如果不平等过于厉害,也会带来科技的停滞,试想如果此时,只有美国是信息革命的时代,而全球其他地方都是食物采集者阶段,他们的产品可以卖的出去吗?会有市场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如何把握一个平等和不平等的度?我想这是未来,我们需要把握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不会完全平等,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极致不平等,那么如何把握?我只能说,在于你们,我的同辈and后辈们.......
2.在书中,您总是提到,在我们的变革中,科技变革总是早于社会变革,所以我们才会有种种更激烈的冲突。例如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等等。我想,您所谓的社会变革,更多是在于一个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吧。这其实和问题1是差不多。当我们科技的每一次大的进步,我们都在解放着人类的大脑(除了从史前到奴隶制这一阶段),从奴隶制到封建制,技术的发展(更大程度上是农业的发展)导致奴隶们不思考的劳作已经无法满足那么多上层的食物要求,充满积极性的自耕农(或者佃农)取而代之;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同样导致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工程师、发明家,而土地上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就可以产出同样甚至超出几倍的粮食,这样工人、美国所谓的农场主也诞生了。等等。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一个文明总是被摧毁之后,新的文明(更加符合新技术水平的文明)才会建立。比如西欧文明在近代的崛起和全球霸权就建立在被蛮族摧毁的基础上,比如希腊文明在古代、阿拉伯文明在中世纪。等等。您把这样的一个过程,归结于科技变革总是早于社会变革,也归结于新的文明更加没有旧文明的束缚。我想,我们之后的文明演变,会不会再次走入您所总结的这条老路?希望不会。但是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不得不承认,只有打碎一个旧世界,新世界才会产生。这可以总结为,顽固的既得利益者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和利益,必须彻底打碎这个社会,打碎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才能重建一个更加新的更加先进的文明吗?希望不是如此。但是,对于问题2,比起问题1,我更加的没有信心。
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物欲(也就是您所谓的新消费主义)渐渐迷失了我们的双眼,我们越来越计较的是胃部的膨胀和银行的数字,但是,我们不再是古代的那些所谓的奴隶、自耕农、部落先民。我们有了自我意识,我们有了觉醒的精神,我会问自己,我的人生意义何在?我们活着为了什么?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那,何为生?起码不是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结婚生子,那么,什么是生?我想您这本书给了一个答案,为了整个人类的权利。但是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您只是引导我们都去试图追问自己的答案,就ok了。就如我们现在社会公认的道理一样:我支持你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但是对于你的意愿我保留我反驳的权力。
我想,我应该再多看几遍本书再还的,这本书是常读常新的,但是也许如果我不让自己有点小遗憾的话,也许以后就不会真的再去读了,只会拿来炫耀和缅怀,这样对您、对本书、对我自己都不好吧,呵呵。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PS:个人觉得,序言、北大的高毅对本书的评价、以及每个篇章最后的“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最给力。尤其是高毅的那篇评价,以及上半部的启示。
希望大家看的愉快,呵呵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