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
前言
一、什么是哲学
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哲学的流派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1、可以任意组合,形成不同的哲学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不能回避
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近代机械、辩证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主观、客观
三、真正的哲学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增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
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
直到社会的变革。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从实
践出发认识任何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党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
辨证唯物论
第一原理:物质和意识
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
2、意识:
(1)意识的含义:
意识的起源产生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生理基础 高度发的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内容本质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
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B\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紧密结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
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活动以来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上
进。
E\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F\意识能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第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A\原理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具体要求: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
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的思想。
第二原理: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
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载体,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规律:
(1)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性质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运动的规律
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
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他是不可抗拒的。要求:遵循规律,不违背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
可知性: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认识规律的
可利用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和形势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主观能动性:“想”“做”和精神状态
意识能动性:“想” 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意识的反作用:属于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又不等同于意识能动性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
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
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
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
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实践论(认识论)
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主观限于客观的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这些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
人创造出自然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b、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
系。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烙印。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他人和
社会的纯粹的个人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类的实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性的要求,人
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时间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b、变革社会的实践;c、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第三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主体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
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第四原理: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
(1)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是
谬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绝对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第五原理:认识的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A、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条件的认识
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限制。
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B、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A、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C、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第二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
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唯物辩证法
第六原理: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关系;认为事物的联系
认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方法论要求:要从实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对待联系客观性的正确态度:联系是客观的,并不以为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实物固有
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关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方法论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实践、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2)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绝对作用。
(3)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酒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
分。
(4)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方法论:整体和部分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
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3、要素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具有特点:个别性、局部性;多样性、差别性;不可
分割性;不确定性。
4、系统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第七原理: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
独具有的功能,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人士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质研究的
新领域
2、有序性原则。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
3、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各要素的结合是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
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四方法论: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
事物和系统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完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
确的认识。
第八原理:发展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九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五方法论:
(1)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
成长壮大。
(2)只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得到路
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第十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之态的飞跃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
进。
第六方法论:
①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物质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坚持适度原则,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③ 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十一原理:对立统一规律
(一)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矛盾的含义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
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第七方法论: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
同阶段;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统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第八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集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
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
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第十二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质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每于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存在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
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换。
第十三原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第九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善于抓关键、抓中心、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C、反对不分主次的“均衡论”、颠倒主次的盲目性、不顾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相互排斥:
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力量是不平衡的。
正是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力量对比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次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所
以在规定该事物的性质中,起主导作用。
复杂事物或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不平衡的,其力量、地位、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二者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对事物的性质影响和作用。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第二,重视主流,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识大体、顾大局
第三,不能忽视支流:它对主流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与主流相互转化
第十一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均衡论
A、两点论:主次兼顾
B、一点论:只看一点,不顾其余
C、重点论:分清主次,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均衡论:把力学上的均衡理论移植到一切事物中,不分主次
E、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离开重点谈
两点,都是错误的,都是形而上学的
第十四原理:创新(辩证的否定)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
否定方面: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o 辩证的否定的特征:
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它总是西区、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事旧事物中过时的内容,保留的事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树立正确的否定观
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
第十二方法论:辩证的否定的方法论要求: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
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第十五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含义: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密切关注变化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琛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存照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
成功的关键。
(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作用(为什么创新)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
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
广阔,算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任何社会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知的可能。
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急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
第十六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了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
)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是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绝对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性质不同,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第十七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规律)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行业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含义:
n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n 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
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发展规律的发
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o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本矛盾的不
断解决中实现的。
第十八原理: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内涵。
主体部分都是劳动群众。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
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
习。
(2)群众路线:
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
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二十原理: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的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
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
用。
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
的真谛。
(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种价值判断和选择是不同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走历史
必由之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的内涵: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而不同。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载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
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四)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阶级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我们必须明确价值判
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需要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人民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最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忌讳要和最具决定性因素)。
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政党选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统一作
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五)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o 努力***的人是幸福的: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o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贡献社会中
实现自己的价值。
o 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o 在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o 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o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